《从否证到创新: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初探》序言
李德顺
1986年,一篇题为“对所谓马克思主义普遍价值概念定义的否证”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关注,并从此认识了作者,一位名叫郝晓光的中科院博士。该文之所以引起我的关注,并非因为研究自然科学的人写出了哲学论文而令人好奇,而是因为这篇论文指出了当时我国价值哲学研究中很流行却未被觉察的一个引证错误,作者对马克思著作的熟悉程度令人敬重。 2010年,当我又看到“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性范畴应廓清的几个关键问题——兼谈对分工与分配的否定之否定”、“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是回答剩余价值学说过时论的最好方法——试论剩余价值范畴的二重性”、“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体系的本体论特征——从两大难题的破解到两个统一的建立”和“剩余价值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基本原理”等论文的时候,虽然我对作者的观点未尽认同,但不能不承认,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哲学不懈钻研的执着精神和学术积累,已使他开辟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理论天地。 有所破便有所立,有所“否证”,常常意味着要追求创新。如果说本书作者1986年的工作是一种“破”,那么他后来的工作则走向了一种“立”。在这里,作者沿用了“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和“否定之否定”等哲学思维方法,通过对《资本论》等经典著作的重新解读,提出了他的“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研究纲领,并试图在哲学领域进行一场独立自主的创新探讨。因此听说这一建设性的研究成果即将以《从否证到创新——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初探》为名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我觉得无论如何这是一件值得祝贺的好事。 “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句话,是我们古人对国人常犯的一个毛病的反省。在理论和学术领域,这种助长浮躁风气的毛病,近年来也有增无已。有热点而无亮点,有时尚而无积累,已经成为时下一种非常普遍的学风。在这种情况下,我的朋友郝晓光博士能够抓住一个问题不放手,24年来专注于它的思考和探求,这种精神和努力实属不易。要知道,这并非他的本职专业所在,更与他的职称、职务和其他切身利益不相干啊!从1986年到2010年,24年对哲学的发展来说并不算长,但对一个研究者的学术生涯来说则不算短。我们国家和整个世界在这24年中经历了几乎天翻地覆的变化和发展。而郝晓光则在哲学的高度上体验着这些变化,并力求给出一套至少能够令自己信服的哲学回应。这样的精神力量,难道不值得珍惜么?学者们如果能够普遍地保持这样的理论追求态度,我们的学术繁荣还会遥远么?我觉得在理论研究上这种执着精神的价值,要大于每个学术成果的意义。所以,尽管自己对他的剩余价值哲学尚未及有更多的了解,我也愿意为之助兴,并期待着在有关的探讨与交流中,使认真负责、究竟至极的学术探索精神得以弘扬。 是以为序。 2010年12月6日于北京 |